“瞧,这都是这几天才来的新台历!”坐落北京西黄城根北街37号的“网红”挂历店里,店东金大爷举着最新的卡通版蛇年台历介绍。接近年底,这家“藏”在胡同里的挂历小店上新一批2025年新挂历,招引不少新老顾客前来购买,小店迎来出售旺季。
这家常常活泼在新闻上的“网红”挂历店只要不到30平方米,店东金大爷叫金安光,本年现已78岁,卖纸质挂历已有四十多年,这间小店也常被网友称为“北京最终一家挂历店”。
下午一点半,金安光刚吃完午饭就骑着电动车从家赶来,他的右脚因病不能受力,停好车只能慢慢挪动到店里。“正午刚回家,就有人打电话说要买挂历,下午就早早来咯!”他扶着门框侧身走进狭隘的店门,开端拾掇新台历。
小店由两间小平房组成,挑高近3米,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赤色小台历,墙上则鳞次栉比挂着由绢布、竹子、塑料、纸等原料制造的多种大挂历,地上还随处可见一个个装满新日历的纸箱。很多“上新”的日历让本就狭隘的小店更显拥堵,金安光只能侧身在店里来回移动。
“老金,新台历来了吗?”小店刚开门不久,一对老夫妻携手走进店里,和金安光热心打着招待。本年80多岁的杨奶奶和老伴儿选择了好几本台历、挂历,买完之后又和金安光聊了会儿天才脱离。她拿着拐杖对金大爷笑着玩笑:“咱俩都拄上拐了,我之前都是坐公交车来,本年腿脚缺点犯了,拐杖用上了,只能打车来了。”
杨奶奶和老伴儿前脚刚走,68岁的崔阿姨也拎着菜篮子到店里买台历,她灵敏地钻到小店最里边,边走边说着:“我自己看,在这里买十多年了,门儿清!”崔阿姨给自己90多岁的母亲选择了一本小台历,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选择、付钱整一个完好的进程。“期望咱都珍重身体,年年见!”出店门前,崔阿姨拍拍金大爷膀子,爽快地说道。
不到半小时,金安光在挂历店里接待了五六位顾客,他边收拾零钱边说:“老顾客比较多,挂历店一到年尾人就挺多。”
趁着店里没客人,金安光拿起一根撑衣杆,悄悄拨开墙上最外层挂着的蛇年新挂历,指着里边泛黄弯曲的老挂历说:“什么年份都有,都是上年初的老挂历。”山水画、书法、诗篇、佳人、摄生……林林总总体裁的挂历映入眼帘,一层叠一层,一年又一年,老挂历就这样爬满了每一面墙。
虽然年底是店里的出售旺季,但纸质挂历商场的惨淡已成不争现实。“有时候一整天也没人来。”金安光慢慢将手接近暖风机的出风口取暖,坐在椅子上,盯着满屋子的挂历。他缄默沉静好久,开口说道:“本年感觉身体变差了不少,不知道店还能坚持多久。”(夏骅)
上一篇:韶关“新年不打烊”特别攻略→
下一篇:日历:年月的叙事曲